近日,我們從國家輕型電動車質檢中心獲悉,由國檢中心起草的《電動滑板車安全技術規范》在南京召開地方標準審查會議,會議對標準進行了嚴格和細致的審查,并最終一致同意該項標準通過審查。
滑板車的國標時代,就要來了。
記者通過了解發現,早在2019年8月,有關部門單位就啟動了第一次關于滑板車的標準制訂會議;2019年12月29日,正式下發了地方標準的指定通知。
在相關技術指標上,有幾個標準和數據值得注意。
⑴ 最高車速
考慮到電動滑板車是行駛類的娛樂工具,雖然不屬于道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但也是在室外騎行, 速度過快會產生安全隱患,參考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對車輛速度限制的要求,標準選擇了電動滑板車的最高車速為 25 km/h。
記者觀點:和新國標電動自行車一樣,滑板車的最高車速也別設定在25km/h。不過目前大多數市場的產品都沒有超過這一數值,而且滑板車的應用場景里也很少會突破這個速度。
⑵ 鳴號裝置
考慮到電動滑板車的使用環境,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需要通過鳴號裝置對周邊的行人或車輛起到警示作用。
記者觀點:自行車有車鈴,滑板車加個鳴笛喇叭也是應該的。不過,不知道滑板車時速大于15km/h的時候會不會需要發出滴滴聲,如果需要的話,對于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滑板車用戶來說,有點掉價
⑶ 車把強度
由于電動滑板車的結構特性和實際使用狀態,在車輛啟動、制動、搬運等過程中,車把分別收到向 后、向前、向下、向后等作用力,因此在車把強度項目中明確了對車把四個方向的載荷要求。
⑷ 鎖定裝置
電動滑板車普遍采用折疊機構,折疊機構的鎖定裝置的性能對電動滑板車行駛中的安全有很大的影響,明確了鎖定裝置通過兩種獨立的動作,才可以開啟的規定,對鎖緊力、鎖定狀態時對松脫力也進行了明確的要求。
記者觀點:為了質量和安全,這兩項硬性指標的規定,是無可厚非的。但對于廠家來說,在配件和原材料的成本上要漲不少了,而最終買單的,依然是商家和消費者。
⑸ 疲勞強度
整車疲勞要求是電動滑板車機械強度的重要指標,該項目的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較歐洲標準更為嚴格
⑹ 短路保護
由于電動滑板車在使用和充電過程中的起火燃燒事故頻發,因此本標準考慮到對電動滑板車充電線 路中是否裝有熔斷絲或斷路器保護裝置,電池輸出端電路中是否接入熔斷絲或斷路器保護裝置。
記者觀點:滑板車的質量問題引發的事故,最常見的就是行駛過程中的結構斷裂,以及充電過程中發生的起火爆炸。目前市場上滑板車魚龍混雜,質量問題時有發生。
而滑板車在都市迅猛發展,帶來的道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顯著,因此有關部門著手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是及時且合理的。
在滑板車領域,如小米生態鏈旗下的九號機器人等互聯網科技企業,已經瞄準了這塊藍海市場,開發出來了不少爆款產品,歐美、日本也有很多高端滑板車產品,一旦國內市場定下了標準,滑板車領域又會有一場品牌廝殺。
當然,和電動自行車一樣,管理滑板車,最后還是要“治人”。是否需要頭盔?是否需要上牌、登記、買保險?滑板車違章,是否等同于電動自行車違章……滑板車固然是符合大眾需求的好產品,但它的發展之路還有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