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的執行,意味著整個電動車產業迎來發展史上最嚴峻的一次大洗牌。
自4月15日至今已經超過100天時間,目前行業情況如何?
近日,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就新國標執行后的情況做出報道,了解到杭州當地整車生產企業,從新國標前的30家,銳減到僅剩5家,且都在艱難度日!
死亡率高達80%以上!
而剩下的5家也因為沒有電摩生產資質,在只能生產新國標車的情況下,面臨著銷量的巨大挑戰。
為什么死亡率如此之高?新國標的執行,基本等于在整車廠的身上壓上了三座大山!
哪三座?3C認證、電摩資質、產品目錄!
3C認證看似分量最輕,但卻非常致命,因為3C認證的規范,意味著曾經那些299、399的無底線價格戰被有效遏制。
3C認證是質量的門檻,門檻定下來了,低價劣質車賴以生存的根本也就斷了。相信有很多品牌的質量是超過3C的標準,但都被那些低價車搞得沒脾氣。
市場亂了,生意就難做了,但3C認證以后會好很多的。
很多人覺得電摩資質是卡死中小品牌的一道門檻,但事實并非如此。
現在行業正式獲得一級電摩生產資質的品牌并不多,但依靠掛靠進行生產的中小品牌卻不少。
目前對于資質掛靠的管制尚算寬松,所以資質并不是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對于具備規模的中小品牌而言,這點錢還是能拿出來的。
其實隱藏最深的難關就是產品目錄。
為什么大品牌能不斷的去招商,小品牌的大經銷商都紛紛開始換品牌。
因為大品牌有雄厚的產品線支撐。
電摩進行3C認證和產品目錄,取得合法銷售資格的成本,最低就要17萬起步到33萬不等,沒什么底子的品牌玩不起。
1款車有資質沒有用,10款車有資質才勉強夠看。
這三座大山正是導致產業大洗牌的關鍵,沒實力沒資質的品牌,最終的結果就是在洗牌下關門,倒閉,退場。
你選擇的品牌,能活到最后成為贏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