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在全國轟轟烈烈展開的時候,電動車行業積極參與,眾多知名品牌紛紛援助湖北,捐贈大量錢財物資,并利用電動車獨立出行的優勢,捐贈新國標電動車,緩解前線抗疫人員出行困難的問題,表現出中國電動車行業人的擔當。同時在行業復工復崗的行動中,表現既高效更安全,受到央視等媒體的大力贊揚!
復工后包括將來電動車產業如何推動民生經濟發展呢?民生就是百姓的“衣、食、住、行”,電動自行車就是“行”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動自行車行業雖然經濟總量不大,但電動自行車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產品之一,屬于綠色環保、貼近民生、擁有高度自主產權的民族產業。自第一臺電動自行車生產面世到現在二十余年間,電動自行車逐步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交通工具,近年來社會關注度較高。伴隨新國標的實施,電動車企業加大了對產品設計、模具開發、檢驗檢測等全方位投入, 逐漸成為中國交通工具制造領域產量規模較大的制造產業。
根據交通部發布的《綜合運輸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農村物流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是2016年至2020年農村交通體系發展的重點。隨著農村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交通網絡節點的建設和改造、城鄉交通一體化格局的建立,電動自行車行業也加速了銷售渠道下沉的速度,多家企業實現了全國鄉鎮網點的布局。逐步完善的小城鎮和農村公路網絡將有效促進我國電動自行車消費的持續增長,為電動自行車銷量的保證起到了較強的促進作用。
電動自行車作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用于居民日常代步和休閑娛樂。伴隨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也提出了更適宜的要求,電動自行車因其經濟、節能和便捷而深受歡迎。另一方面,城鎮化和經濟發展帶來城市人口和機動車數量激增,交通擁堵、城市環境污染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近幾年電動自行車迅猛發展,有效緩解了短程出行的交通壓力,符合和諧有序現代交通體系的發展趨勢。電動自行車行業受到了政府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社會保有量持續保持增長趨勢,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電動自行車市場的繁榮,其市場規模將會不斷擴大。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隨著電動車產業鏈的恢復和發展,其可以成為疫后恢復民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形勢不同以往,國民經濟可能受到疫情重大影響,值此危難時期,電動車產業理應挺身而出,為恢復國民經濟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對此全行業應有所準備,除行業自身應積極從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做好準備外,還應認真調查研究,向政府提出適應電動車產業自身規律的促進政策和措施建議,應該多考慮可以長期穩定實施的政策,盡量避免有負面效應的臨時性政策。
電動車產業關系民生,相信中國電動車產業應該能在這場大災中做出自己應有的擔當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