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地處亞歐大陸與太平洋板塊的接觸帶,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路況復雜、交通不便,摩托車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當地民眾的首選交通工具。因此作為東盟第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也擁有著東盟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摩托車市場(排在印度和中國之后),在其2.7億人口中,摩托車用戶超1.3億,年銷量超600萬臺。

疫情結束后印尼的市場秩序迅速恢復,經濟回暖帶來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升,以爪哇和蘇門答臘為代表的人口重鎮均開展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路況條件得以改善,再加上對標歐4的環保排放標準在2025年全面實施,這些因素都將成為排量升級、非生產工具屬性車型在印尼短期內爆發式增長的導火索。

作為全球擴張的一步棋,QJMOTOR恰逢其時地將其產品線在這個節點上導入印尼市場,把動力更強勁、設計更時尚、配置更先進的車型提供給印尼用戶。當頭炮的首批四款車包括經過WSBK賽場驗證的四缸仿賽賽800RR、搭載V4引擎的大巡航閃600V、自動擋復古小巡航閃250AMT,以及科技感十足的踏板車鴻250。

當然,看中這個機遇的絕不止錢江一家。印尼是日本四廠的傳統優勢戰場,他們已經瓜分掉了超過95%的市場份額,其中僅本田一家的市場占有率就超過了40%。他們慣用的手段是本地建廠,降低成本占領市場,但主打車型仍然是彎梁、踏板等小排量通路車型。無論如何,這又是一場與日本四廠正面交鋒的硬仗。

從錢江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的發布會我們了解到,錢江并非只是在印尼招募經銷商,而是在當地成立了獨資公司,做好了扎根當地的長期發展策略,本土建廠的計劃也在按部就班實施中,產銷一體化的印尼市場布局已經初見端倪。看來錢江正準備以日廠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同的是,錢江給印尼帶來的是更具市場前瞻性的,與日廠差異化競爭的細分市場產品。

在收購貝納利、與哈雷戴維森開展深度合作、進軍國際賽場等一系列戰略布局完成之后,QJMOTOR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旗下銷售網絡已經遍布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在QJ的國際版圖里,將中國制造遠銷海外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只有將產業鏈延伸到前沿陣地才算是真正的“全球化布局”。因此QJMOTOR在歐洲和南美分別設立了研發中心,將對目標市場的敏銳嗅覺融入產品規劃和研發之中。還在印度、馬來西亞、捷克等地建設了CKD工廠,利用當地的產業和成本優勢為中國制造提供本地化組裝服務。此外,QJ還與Marzocchi、Kayaba、Brembo和Bosch等全球頂級零部件供應商展開深度合作,用業界最先進的技術武裝自己的產品。

QJMOTOR的全球化布局在2025開年動作頻頻,繼6家日本門店2月1日同步開業,在傳統大廠家門口叫板的神操作之后,QJMOTOR的印尼布局再次驗證了他們對目標市場的精準拿捏。2月13日開幕的印尼國際車展(IIMS2025)上,QJMOTOR新品首次面向印尼公眾公開亮相,立即引發了現場圍觀和業界廣泛討論,印尼兩輪市場對中國制造的好奇心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接下來就看QJ怎么去滿足他們的胃口,銷量捷報未來可期!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