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共同社17日報道,日本汽車工業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21財年上半年(4至9月)日本兩輪摩托車(排量51cc以上)國內出貨量達到13萬6795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8%,創近13年來的同期新高。同時, 50cc及以下所有排量的摩托車出貨量也有所增加,達到20萬809輛,這也是近8年來首次在上半財年突破20萬輛。
日本汽車工業會稱,疫情之下,人們對于摩托車的需求上升,過去熟悉摩托車的中老年群體再次回歸,同時許多年輕人也希望可以考取摩托車駕照。與汽車相比,摩托車零部件較少,因此受全球半導體短缺等影響較小。
日本總人口為1.26億,只是我們的十分之一不到。早就步入老齡化社會,經濟要比我們發達,人均GDP在40000美元左右,我國人均GDP10000美元左右,數據顯示,中國人均購買力平價為1.72萬美元(約合10.98萬人民幣),在亞洲排名第17位。而日本的人均購買力平價為4.39萬美元(約合28.02萬人民幣)。
根據日本半年年摩托車銷量為33萬輛左右,那么日本全年的銷量可能是60萬輛左右,根據人口推算,我國14億人口,摩托車銷量就應該在700萬輛左右,而目前我國的摩托車內銷量大概也就是這個數。而且日本的購買力還比我們強這么多,說明,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的摩托車內銷量基本會維持在700萬輛這個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摩托車結構呈現多根化發展,中大排、通路車、小排車都會有一定的比例,嘉陵復蘇一些復古小排量就是一個見證。總之,我國摩托車規模化、社會化大生產局面將會結束,多極化個性化摩托車風潮日漸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