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一:產品質量管控體系
大型整車企業有非常嚴格的產品質量管控體系,而中小企業卻非常地缺乏。例如,大品牌摩托車整車企業采購的零部件具有完善的檢測手段,零部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必須經過這些企業嚴格的檢驗和測試,產品合格才能送上流水線進行安裝。因為,這些大型企業最怕的是出現質量批次問題,返工更換零部件所付的代價非常之大。相反,中小企業則不是這樣,質量把控完全依賴供應商。盡管中小企業采購的零部件可能是與大整車企業相同,但同款不同質、同價不同質的現象在摩托車行業還是普遍存在的。
差距二:技術力量
大型整車企業具有較為強勢的技術力量,而中小企業則沒有。小企業與大品牌不僅在自主研發上存在很大差距,即使兩者都采用外購件,其技術水平也具有很大差別。大整車企業具有的技術力量能很好地協調,從而使得零部件能做到高度低匹配;而中小企業往往缺乏這樣的能力,看似供應商提供相同品牌的零部件,但零部件有可能存在匹配性差異的問題,而中小整車企業卻毫無知覺,這就導致與大整車企業的產品質量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大整車企業具有對塑件進行諸如耐沖擊、防老化等關鍵性能的測試,從而了解并掌握零部件企業提供配套產品質量的數據,使得塑件企業提供產品不敢摻回料、不敢用低檔原料;相反,同樣這款塑件,塑件企業提供給中小企業可能存在著一些偷工減料,以此來降低成本。
差距三:采購成本
大整車企業在采購成本上的優勢,讓中小企業望塵莫及。大整車企業采購零部件的價格不僅比中小企業有優勢,而且更容易獲得零部件企業的信任。原因是大企業還款有保障且安全、供貨量大,規模效應突出;相反,中下企業今天還是好好的,明天會突然蒸發,中小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讓零部件企業從內心保持著警覺與防范??梢钥隙?,零部件企業壞賬的90%是中小企業造成的。因此,與大企業合作是零部件能否做大的關鍵。
差距四:經銷商管控
大整車企業對經銷商的管控十分的強悍,而中小企業卻無法做到。譬如,大整車企業與經銷商之間具有的緊密關系,有的大整車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品牌優勢,要經營這些大品牌,會通過諸如收取品牌管理費等手段對經銷商進行管控。更重要的是,大整車企業對經銷商諸如經營能力有評估、培訓等手段,以此提高產品的銷量,使大整車企業與經銷商能達到共贏。而中小企業與經銷商的關系往往純粹是買賣關系,經銷商經營能力、經銷商的管理培訓,中小企業基本不管,是的經銷商在銷售中出現的問題,完全依賴自身的力量來解決。可以肯定,近兩年來諸多的經銷商的倒閉關門實際上與經營的品牌有直接的關聯。
市場競爭越激烈,越是技術不濟、經營管理不力的企業,越是最先被淘汰。是摩托車就能賣出去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做摩托車生意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靠品質取勝才是唯一的出路。中小企業如果不能擺脫低價低質的競爭狀態,與大品牌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市場博弈中也必將最先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