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5日新國標政策實施以來,電動車行業遭受了巨大的沖擊。浙江電視臺經濟頻道對蕭山等地的電動車企業進行走訪。這個原先有30家電動車廠的地方,目前僅剩5家,倒閉率86%。而且市場反應新國標車賣不動,某些知名品牌,頂峰時期能產銷20萬臺,如今下跌三成!
另外,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查詢到已經被吊銷執照尚未注銷的電動車企業超過100家,已經注銷的電動車企業也超過100家,而且這種勢頭還在持續,新國標后更多電動車面臨“無路可走”,其中地方上的中小型電動車廠“最受傷”。
超100家電動車企業被吊銷,超100家電動車企業被注銷
在被吊銷、注銷的企業中,絕大多數是區域性小型電動車廠,在新國標政策洗禮下幾乎面臨滅頂之災。據悉,小縣城作坊式電動車企業被地毯式排查清洗,例如新國標之前南寧周邊縣城小型的車企業過百家,如今僅剩下幾家艱難度日。
隨著行業洗牌的加深,雜小企業不斷淘汰,電動車行業格局將重新劃分,電動車市場也將更集中在大品牌手里。由于品牌在終端的認可度不高,加上新國標后消費者集中涌向選擇大品牌,中小廠家的車子銷量持續下滑,導致經營出現危機。
生產電動自行車廠家需要通過產品3C認證,生產電動摩托車的企業更是需要摩托車生產資質,沒有這些資質的企業將寸步難行。而這些資質的取得對小企業更是挑戰。新國標政策的實施,打破了原來的運行模式,新國標車市場沒有火爆起來,導致大部分經銷商不敢大批進貨,電動車廠資金鏈斷裂,也是倒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能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電動車行業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