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熱鬧非凡,小企業黯然離場!
雜小企業退市進行時!
從市場終端情況來看:
筆者從市場上得到的消息,旺季來臨前一二線知名品牌的經銷商開始瘋狂備貨,終端門店迎來銷售旺季,許多優質經銷商甚至出現搶貨現象。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雜牌或無資質的小品牌,已經走向沒落和消亡。很多雜牌電動車經銷商都提早歇業關門,很多門店外甚至張貼了“轉租”的告示!
從行業企業動態看:
新國標之后,從行業中企業動態可以看出:雅迪、愛瑪、新日、綠源等知名企業動作不斷,紛紛推出新款并且頻繁召開招商會,這就是資質和目錄產品帶給企業的底氣!
......
從各大媒體的報道看出,無資質企業基本銷聲匿跡!隨著國家不斷發布的政策法規,不僅從源頭嚴查非法生產,也從終端對無證無牌經營的品牌進行整頓,雜牌車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真是大勢已去不可挽回。
從國家政策看:
無資質及掛靠企業危險
據悉,目前有關部門接到多起實名舉報,掛靠資質大檢查正式開始。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已經于7月1日正式實施,將成為本次大檢查的重要依據。
根據官方披露的消息,相關企業被查主要因為兩點:
[1] 違規生產非標車;
[2] 異地生產電摩/電輕摩車型。
行業非法掛靠企業,造成很大沖擊!一車一證,嚴格審核資質掛靠,并且嚴格限定生產地點,是新《管理辦法》的核心要求。目前出事企業大都沒有合法資質,企業也認為沒有發展前景,再受到市場低迷的沖擊,選擇退出是無奈之舉。
違規生產直接關廠
某些企業獲得電摩資質后發現,一缺產品,二缺資金,無力進行大規模車型研發、申報,而目前非標車在全國尚有市場,因此就打起生產非標車的歪主意。在此背景下,來勢洶洶的企業摸排大檢查讓涉事企業雪上加霜,生存環境堪憂。
近日,多省發布紅頭文件,針對電動車企業違規生產展開摸排。督促企業按照新標準改造升級生產線,嚴禁生產不符合新標準的電動自行車,明確將從生產層面“封殺”超標車。來勢洶洶的企業摸排大檢查讓雜牌企業雪上加霜,生存環境堪憂。
行業對于雜牌電動車企業越來越不友好!隨著行業門檻的提高,以前哪些只會山寨、主打低價、質量堪憂、沒有沉淀的企業注定要被淘汰!而對于有資質企業正是全線發力,重新布局市場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