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電動車體量,渠道在其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渠道作為整個電動車行業(yè)發(fā)展的關鍵,一直以來都是各大企業(yè)關注的重點。整個行業(yè)大環(huán)境的變化、各類產品層出不窮、各大品牌策略不斷完善,渠道的完善和精細化管理顯得愈發(fā)的重要。渠道對于品牌變現有著直接影響,而且渠道暢通對于品牌建設、升級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01
從開創(chuàng)渠道到渠道下沉
最初電動車在中國剛剛起步的時候,無法獲得消費者和經銷商的青睞,只能依附自行車和摩托車渠道。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電動車在這個時期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又可以借助成熟的渠道,讓市場很快的接受和熟悉電動車。
借助于成熟的自行車與摩托車渠道,電動車很快就占領了一定的市場,隨后大賣場模式應運而生。但只顧銷量不顧品牌建設的方式終究不是長遠的發(fā)展之道,電動車自己的分銷渠道就慢慢開始出現了,個性化的終端渠道展現也標志著電動車行業(yè)品牌思維的形成。
一開始的電動車受眾主要是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以性價比為主要賣點,如何實現快速市場下沉成為了各大品牌制勝的關鍵。在以快制勝的時代,渠道布局的廣度及下沉的速度和深度,決定了企業(yè)行業(yè)地位,愛瑪較為典型。
在愛瑪成立初期,大打營銷戰(zhàn),如在特定市場推出“一元特賣”,不斷推出特價車等策略,既快速引爆銷量,又實現搶占市場的目的,掌握了市場競爭的節(jié)奏。
十年渠道下沉,讓愛瑪和雅迪成為了電動車行業(yè)的龍頭,錯失機會的當時的電動車龍頭老大現在已經無力挽回局面。
02
電動車行業(yè)步入互聯網時代
千禧年后電商以迅猛之勢成為人們最受歡迎的購物渠道,銷售長尾在這時候被重視,人們可以通過線上渠道了解到各類產品信息。在全民進入互聯網時代的時候,電動車行業(yè)也進入了電商時代。
傳統(tǒng)的渠道-分銷模式,電動車及其相關產品經過層層分銷,才能流到客戶手中。客戶與企業(yè)無法直接連通,層層分銷的成本最終都會加在用戶身上。電動車層層分銷,企業(yè)很難了解市場的動態(tài),反饋渠道越長,企業(yè)獲得的反饋信息越不準確,因此,企業(yè)很難根據市場的動態(tài)而進行及時調整,這也導致了電動車行業(yè)進步緩慢。互聯網的高效信息流通,使得廠家直達商家甚至廠家直達用戶成為可能,將中間各個不透明的環(huán)節(jié)砍掉,一改先前廠家與用戶對于暗箱操作的疲態(tài)。
2014年,瞪著大大的“天使眼”的小牛電動車登陸電動車市場,以契合互聯網時代的特征快速引起人們的注意,并常常以“銷售量大佬”的身份出現于各大電動車榜單。
小牛最早開創(chuàng)了電動自行車的互聯網時代,小牛電動車之于整個電動車行業(yè),可以說將其帶入了完全嶄新的發(fā)展方向。
小牛電動車運用電商模式售賣電動車,是電動車行業(yè)渠道變遷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不僅是互聯網思維進行的銷售,還有真正的深入到科技的互聯網結合,實現電動車APP全控制。小牛的出現,加快推動了電動車步入到互聯網時代。
隨后,各大品牌也跟隨著這股新潮進入了互聯網時代。
-愛瑪開通了京東、天貓、蘇寧三大電商平臺直銷
-雅迪與日日順物流達成戰(zhàn)略合作,用海爾的服務標準武裝電動車行業(yè),首創(chuàng)“521服務標準”
-新日聯合京東舉行新品發(fā)布會,開啟用互聯網大數據反推定制產品的新模式
在電動車步入互聯網時代的同時,線下渠道也沒有被放棄,而是線上線下很快地進行了融合。2017年,小牛開始以“城市合伙人”系統(tǒng),在線下鋪設全渠道銷售網絡,有一點像“汽車4S店”,有別于傳統(tǒng)“菜市場”式的電動車零售店。
今年618期間,多家電動車廠家都使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如愛瑪的“門店探索計劃”,新日的“線上付款實體店提車”等。
03
線上線下利弊
因為電動車的特殊性以及電動車行業(yè)渠道還未完全成熟,線上線下兩個渠道都有利弊,無法完全放棄一方只發(fā)展另一方。
線下優(yōu)勢
經銷商分擔壓力。經銷商的加盟,使得電動車出售有一個中轉站,加上經銷商跟廠家共同拉動市場,這讓廠家能有緩沖的機會,經銷商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廠家的風險。一些有經驗和有固定客戶的經銷商的加盟,還有“自帶客戶屬性”,對于企業(yè)而已,就是一件省心的事。
用戶更青睞。經銷商的壯大與加盟,有利于品牌渠道下沉,三四線城市甚至是偏遠鄉(xiāng)村地區(qū),中老年的電動車受眾更加青睞與線下實體店的營銷模式。后起之秀愛瑪、雅迪等企業(yè)在起步初期就十分重視渠道下沉,瘋狂搶占優(yōu)質渠道資源,把握時機拔得頭籌,部分當時的領導品牌如綠源并未參戰(zhàn),憾失戰(zhàn)略性機遇。
線下弊端
經銷商品牌意識低。經銷商只是一個中間商的角色,并沒有太多的品牌意識,有些經銷商會為了自身的銷量而進行無底線的價格戰(zhàn)或進行一些損害品牌形象的營銷活動,這會使得品牌形象受損,但卻是品牌無法預知甚至是毫不知情的。
廠家被動。經銷商的能力和水平參次不齊也無法預估,但經銷商的銷售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了電動車的銷量。反觀,一些銷量大的經銷商有可能在某些程度上影響著品牌的生死存亡,相當于掐住了品牌方的命門。這些情況下的廠家都會陷入非常尷尬而且被動的狀況。
線上優(yōu)勢
價格透明。在電商渠道上,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平臺了解產品價格,不存在經銷商私自哄抬價格的現象。
反饋直達。廠家與消費者的單線交易路線,使得廠家更加了解市場,得到第一手反饋資料。通過客戶的反饋,廠家可以隨時調整品牌戰(zhàn)略方向以適應新的市場環(huán)境,及時調整產品,以達到更加人性化的標準。
掌握銷售主動權。廠家的產品廣告加上已經人們已經養(yǎng)成的線上購物習慣,所有的產品推廣都有可能在第一時間變現。廠家能實時掌控所有銷售數據,以隨時決定營銷策略以及銷售方案。
線上弊端
價格昂貴,服務無法保障。因為電動車產品的特殊性,導致了電動車的電商渠道發(fā)展存在一些障礙。各大廠家都沒有自己的物流體系,電商渠道只能依托于第三方平臺實現。電動車體積大重量大,走普通快遞與物流,單次運費價格不菲,而走電商銷售的各大廠家在售后問題上還未完全完善,通過電商渠道購買的電動車一般不能在經銷商處進行維修或退換,只能自行與廠家聯系,而將電動車寄回廠家所產生的費用又會成為用戶的另一個大煩惱。
04
總結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電動車銷售店已有10多萬家,但后續(xù)的發(fā)展仍僅靠目前流行的單純線下模式顯然是不夠的。
電動車產品的特殊性以及電動車電商模式還未完全成熟,線上加線下模式成為了目前電動車銷售渠道的最佳方案。
現在的電動車電商銷售渠道確實增加了不少便利性,但后續(xù)服務等方面又讓線上銷售呈現爛尾之勢。無人超市開張,全新的理念吸引了不少人,成為了當下的“香餑餑”,但后續(xù)發(fā)力不足,除了理念創(chuàng)新之后,購物體驗等方面并無太大差別,慢慢地變成了大叔大媽的乘涼之地。
發(fā)展新的銷售渠道不難,難的是如何完善渠道的便利性,完善后期服務。不管是銷售渠道還是產品,創(chuàng)新與改革都是他們前進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