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財經頻道聚焦電動車行業,報道了自疫情以來,人們的出行方式改變,國外出口電動車需求劇增,三月以來電動車企業銷量同比增五成。
而根據最新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共注冊成立接近1.8萬家電瓶車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 ,較去年同比增長15.57%。
其中,江蘇省電動車相關企業增加比例最多,企業數目前超過3.5萬家,占全國18.38%。浙江省、山東省、河北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地區的企業數量則位列其后。
這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約65.36%的電瓶車相關企業都是個體工商戶,另有大約31.56%的此類企業是有限責任公司。而注冊資本低于100萬的電瓶車相關企業占比達到70.04%。
有經銷商說了,今年行情并不怎么樣啊,怎么還有這么多的電動車相關企業增長?
小編認為,以上數據較為準確,電動車相關企業增長如此之快有三方面原因造成:
1、疫情影響下,電動車出行的方式讓大家更加放心。
2、國外對電動車的高額補貼,造成國內出口電動車數量增長。
3、政策助推,比如今年的一盔一帶政策就造就了諸多電動車頭盔廠。
需求的增加導致的就是電動車企業的快速增長,但也要注意,其中70%電動車企業屬于小企業,今年很多經銷商可能會出現暴雷!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價格戰可以說是以上而下的,大企業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越打越強,小企業卻因為自身實力弱小,在資質、成本上存在很大的劣勢,再面對大品牌的價格施壓,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再次壓縮。
因此,今年經銷商務必提高警惕,謹防以下三類企業:
第一類:資質不全。
第二類:連續推出不合理的特價政策。
第三類:不在電動車產業集中區的小企業。
總之,雖然行業出現高速增長,但也只是強者恒強,該倒閉的還是會倒閉,大家切不可麻痹大意,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