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人會發現,最近很多地方開始為“馬路經濟”、“地攤經濟”松綁,國家允許擺地攤了!
這不僅帶動大量人口就業,也讓中低收入人群感受到國家對民生的重視,這是全國兩會上針對民生的一項重大變革。
激活“地攤經濟”,對電動車產業來說意義重大。
從狹義上講,能夠刺激市場對于電動車的需求;從廣義上講,這是國家重視民生的表現,對3.5億電動車用戶來說,都是一個重要信號:今年國家將會針對民生問題為老百姓提供更大便利。
隨著擺攤合法化消息的傳出,小攤小販們終于長舒了一口氣,再也不用騎著電動三輪車和城管到處躲貓貓了。
隨著國家對激活“地攤經濟”的號召,已經很多人躍躍欲試購買電動車自主創業,這對廣大中低收入的老百姓來說,影響力不亞于第二次“改革開放”。
電動車是民生工具,全國3.5億輛電動車保有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政府必須要提高規劃、管理能力,絕不能光圖省事“一禁了之”,現在更是明確提出解放“馬路經濟”、“地攤經濟”,誰也不能再“任性”對電動車禁行、禁售。
在立法層面,江蘇、浙江兩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已經成功通過人大審議,即將正式實施,其中規定新建、改建道路時,應當統籌考慮非機動車的通行需要,配套完善交通設施,明確了電動車的路權,相信其他地方都會陸續立法保障電動車人權益。
無論是電動三輪車還是電動兩輪車,都是民生工具,如今國家高度重視民生問題,經銷商可以放心賣,老百姓可以放心大膽買!
我們可以大膽斷言:面對電動車管理,全國各地都不敢再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