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共享電動車必須佩戴頭盔
既然騎電動車必須佩戴頭盔,那么共享電動車呢?浙江省在電動車立法條例中給出了答案。《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互聯網電動自行車租賃企業應當履行企業主體責任,配備必要管理人員,按照要求設置電子圍欄,隨車提供安全頭盔,加強車輛檢測、維護和停放秩序管理,并將車輛投放和租用等信息按照規定接入互聯網電動自行車行業監管服務平臺。

也就是說,共享電動車也必須佩戴頭盔,并由運營方向消費者提供頭盔。共享電動車也屬于電動車,必須納入“一盔一帶”行動的要求范圍中。
二、共享模式對頭盔的兼容性極差
共享電動車佩戴頭盔,是對運營商的一次巨大考驗。眾所周知,目前大部分城市中的共享電動車,并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各種亂停亂放隨處可見,并沒有比共享單車時代有明顯的進步。連最基本的擺放問題都沒有解決,談何為每一個消費者提供頭盔。

把每一個頭盔和每一輛車進行硬性捆綁嗎?頭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私密屬性,屬于個人用品,很多人會騎共享電動車,但考慮到個人衛生的問題,我想大部分人還是不愿意使用共享頭盔吧。畢竟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前一個戴頭盔的人留在頭盔里面是油膩還是細菌。

三、頭盔成共享電動車發展的最大攔路虎
老實說,共享電動車更多存在于一二線人口密集的城市,因為有著龐大的人群基礎支撐著這個模式的生長,而一二線人口密集的城市,交通管制也是最嚴格的,幾乎上下班期間都會在重要路口配置交警值崗,所以必然會有關于頭盔問題的檢查。
在“一盔一帶”推動下,頭盔儼然已經成為共享電動車發展道路上的最大攔路虎。而放在各個共享單車運營商面前的時間也并不充裕,如何解決供應頭盔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盔一帶”有著積極的作用,能夠進一步保障電動車消費者的騎行安全,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對于共享電動車而言,頭盔問題,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