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節假期延長以及復工后疫情管控人流等因素影響,電動車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業務幾乎中斷,經銷商經營困難,企業面臨巨大壓力,對全行業的短期沖擊極大。各方力量應該想辦法讓企業活下去,不能把疫情當成優勝劣汰的機會,要讓每一個企業在疫情中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讓企業疫情前都能撐住,真正實現企業優勝劣汰的是充分的市場競爭。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了基本控制,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有序復工復產渡難關也十分重要。2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出臺20項具體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也先后印發通知,出臺多項利好措施馳援中小企業。各地政府出臺相應的企業扶持政策,為企業減輕負擔,進而推動產業實現快速復工。相關方面的政策可以大概總結為以下幾點:1.保障開復工企業資金需求;2.給予中小企業房租優惠;3.降低小微企業用電用水用氣成本;4.保障重點企業用工需求;5.加大稅收優惠力度;6.特許放款社保政策;7.持續推動港口物流降本增效;8.強化信貸支持;9.加快有關財政資金撥付;10.減免企業進出口檢驗檢疫費用;11.降低企業出口成本等。
新國標出臺后,已經加速了電動車行業的洗牌。但是在疫情面前,這并不是電動車企業優勝劣汰的一個機會點,讓這些競爭力稍差的企業在疫情中被淘汰,這對整個行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由于企業應對疫情的抵抗能力有強有弱,在現階段,影響企業能否生存的核心關鍵點在于企業的資金鏈和外部環境的正常化,部分企業雖然說自身競爭力不強,但是由于有很多的社會資源或者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可以勉強支撐。而部分中小企業由于在市場中競爭走的相對比較激進,所以抗風險能力實際上是相對較差的。
實現企業的競爭,一定要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而不能夠讓這些災難成為打倒這些企業的機遇。疫情下,要盡力保證整個電動車行業企業的全力恢復,盡快實現正常的生產運營。
減免房租、減租降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多元公共服務等多種舉措核心是給企業信心和維持的能力,讓他們度過難關。隨著疫情的發展,不能夠讓這些中小企業被人為的打下去,要讓企業有更好的生存環境,因此我們在疫情中要保護中小企業,才能保持整個電動車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充滿活力的市場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