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施行已經將近半年,電動車行業再次接連突發倒閉傳聞。繼9月1日山東某電動車企業被銀行起訴后,上周又有兩家電動車企業出事,一周時間內三家企業相繼被曝光,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因為企業資金鏈斷裂。
9月3日,某電動車企業老板深夜發文,因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維持,企業停產。
9月6日,據經銷商爆料,福建某低速電動汽車倒閉,經銷商的保證金及配套貨款全部沒有結清,廠里生產設備也已經搬空,很多人懷疑廠家圈完錢跑路。
隨著新國標執行越發嚴格,電動車企業的退出已經成為常態。前兩年的時候,電動車行業有哪家廠倒閉,絕對會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關注。但從新國標發布后,電動車行業面臨資質審批、市場嚴格監管、環保嚴打等多重難關,2019年還沒過完,就已經有上百家整車及配套企業退出,變成了常態化,但也讓一些人興起了“行業沒法做了”的想法。
選品牌擦亮眼睛,低質低價已無出路
電摩資質、3C認證、技術升級就是主旋律,一些靠低價山寨的電動車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狹隘。由于新國標對電動車各項配件有了更高要求,導致成本大幅上升,在這波漲價中,小型電動車廠的弱勢一下子就體現出來,曾經憑借低廉價格搶占低端市場,價格的猛漲,他們的價格也就跟著猛漲了,失去了原先的優勢,還能如何存活?等到銷量下滑,資金鏈斷裂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資質成為生命線,小企業很難跨得過
已經20個年頭的電動車行業正在經歷史上最強的洗牌,電動車行業終于首次在真正意義上感受到政策威力。業內人士預計,在年底前還會有幾十、甚至上百家整車、配套企業退出行業!當下,資質成為很多“超標車”、電摩款生產企業的生死線,如果說現在倒閉的企業是以資金鏈破裂為主,那未來倒閉的很多企業則更多將因為沒錢拿資質不得不退出行業。
眾多企業的倒閉確實讓人心痛,但這是行業在以政策為導向的優勝劣汰的正常現象,大家沒有必要過度惶恐,未來的電動車行業將更加高端化、正規化,市場將更加合理化,賺錢的日子在后面!